后方镇:多举措推进老年助餐点建设 打造“舌尖上的幸福晚年”
5月14日,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保省深入后方镇王楼村、后张村实地调研老年助餐点建设情况,详细了解项目推进中的创新做法与实际成效。今年以来,后方镇聚焦老年群体“舌尖上的需求”,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指导作用,整合资源、创新模式,全力推进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建设,切实提升老年人幸福感、获得感。
一、强化人大引领,凝聚工作合力
镇人大主动作为,就老年助餐点建设工作,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项视察,收集群众意见建议,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。建立“人大代表+村干部+群众”联动机制,由人大代表牵头成立监督小组,对助餐点选址、食品安全、运营管理等环节全程跟踪问效,确保项目规范有序推进。同时,通过代表联络站、民情恳谈会等平台,详细了解老年人的用餐习惯、饮食需求以及对助餐点建设的期望,形成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,推动政府将老年助餐服务纳入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加以推进。
二、盘活闲置资源,拓展服务阵地
坚持“因地制宜、节约高效”原则,充分挖掘各村闲置资源,通过改造闲置厂房、闲置办公用房等方式,为老年助餐点建设提供场地支持。如王楼村将小吃一条街闲置公房变为老年助餐服务中心,不仅解决了场地难题,还降低了建设成本。同时,对改造后的助餐点进行合理规划布局,设置了就餐区、厨房操作区、餐具清洗消毒区等功能区域,配备了齐全的餐饮设施设备,为老年人营造了整洁、舒适的就餐环境,有效解决老年人就餐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
三、创新服务模式,提升助餐质效
全镇各助餐点均配备标准化厨房,构建“集中就餐+灵活取餐+暖心送餐”三位一体服务模式。老年人既可在助餐点宽敞明亮的就餐区享受热气腾腾的现制餐食,与邻里闲话家常;也可通过电话、微信群等方式提前订餐,在约定时间到助餐点取餐带回家享用,灵活适配个性化需求;针对高龄、残疾等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,由志愿服务队和专职配送人员组成的“爱心送餐队”,每日定时将温热可口的饭菜送到老人家中,真正实现助餐服务“零距离”。
四、组建志愿队伍,丰富服务内容
为保障老年助餐服务的顺利开展,后方镇还积极组建志愿服务队伍,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助餐点的日常服务工作。志愿者们主要负责协助工作人员进行餐食分发、餐具清洗、环境卫生打扫等工作,同时还为老年人提供陪餐、聊天等贴心服务,让老年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,感受到温暖和关爱。他们活跃在各个老年助餐点,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下一步,后方镇将持续完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,不断优化服务内容,让老年助餐点成为老年人的“暖心食堂”,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,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便捷、优质的助餐服务,真正实现“舌尖上的幸福晚年”。(后方镇 李敏)